二十年前,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毕业时,是怎么找工作的呢?
基本上和现在一样。
优先进体制,公务员、事业编,谋一个铁饭碗。
如果难度比较大,那就退而求其次,争取进国企。像电力、石油等等都是好单位,福利没的说。
再不行,托关系找资源,要么占一个名气不大却待遇丰厚的岗闷声发财,要么去专业对口的地方大展拳脚,拿到资历和业绩再换平台。
当然,也有人选择考研,往往还是最优秀的那些人。他们迎难而上,进可攻,退可守。那时学历和待遇还是实打实的因果关系,硬的很,哪跟现在似的。深造之后可以留校任教,可以进研究所,还可以更轻松的进名企。这不在今天我们聊的范围内,不多说了。
上面这些都不行,或者说都看不上,最后才去企业。
名校高材生首选外企,比如微软、甲骨文,联想这样的都没什么面子。普通院校成绩好的,盯着金蝶、用友,现在没太多人知道了,那时可是金字招牌。要是成绩也不算很理想,家里再没关系,就只能去小公司碰运气。
那时互联网还是小趴菜,没有人开天眼预见后边的繁荣。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,盯着大洋彼岸,数着手里现金。互联网泡沫破碎时,我们受到的冲击比想象中小很多,不是抗击打能力强,而是弱的没有体量,想哭都找不到坟头。
四个老牌巨头:搜狐、新浪、网易、腾讯,还有稍微年轻点三大流氓:百度、阿里、360,大都是在2005年后才开始的爆炸式发展。在此之前,中小公司多如牛毛,各种业务五花八门,没有太多规则可循,大家都在跑马圈地,这就给了众多年轻人大展身手提供了舞台。
然而,迄今为止,没有一个产品经理能工作二十年,也没有一个人在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上退休。
为什么呢?答案很简单。
行业存世时间较短,不足以支撑从业者的完整职业生涯。
时代发展变化太快,从业者很难仅凭个人之力应对风险。
资本逐利冷酷无情,不愿意为从业者支付其应有的回报。
1969诞生的互联网,在1994年才接入中国,匆匆几年本土化过后,虽然在2000年就掀起了第一波小的互联网浪潮,却远未形成现在这样成熟的市场体系和运作规律。资源很长时间内都在围绕软件和硬件这两个正统方向,直到越来越多网络应用的出现逐渐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,互联网的概念才慢慢深入人心。
即便从中国的“互联网元年”也就是2000年开始算,这个行业的历史也才不过二十几年,那时的从业者现在也不过才五十多岁,远没到退休年龄;又何况,产品经理可不是一开始就有,它为人熟知并大放光彩可是很多年后的事了。
就说我自己吧,我2002年毕业参加工作,2008年进大厂正式任职产品经理岗,至今也才十几年;扣除前边的入行适应期,再去掉高级别岗位的工作时间,剩下真正做产品经理的时间,又有几年呢?
上课的时候我们讲过,一个产品工作者的完整职业生命周期大致包括1年左右的产品助理,3至5年产品经理,3年左右高级产品经理,3至5年产品总监,以及之后其他高级产品方向的管理岗位。
假使都按保守情况计算,不考虑任何变化和风险,一个人从事产品经理的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10年。
这个很好理解。无论是在一家公司工作10年,还是在不同公司工作10年,都将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:整整十年你都没获得职位上的提升。
不管是否有实际上的经验提升和薪酬增加,在你面对下家公司HR时,可能都免不了心慌气短。
你怎么向对方解释这件事的合理性?
怎样说服对方认同你具备更强的能力,值得更高的薪水?
又何况,能存活十年的互联网公司有多少,能十年不裁员的公司又有多少。
即便你在多家公司不停跳跃,又为何要压制对更高职级、更多收入的野望?
真实的情况是,从入职之初,产品工作者就清晰的知道,必须不断向前快跑,才能跟上行业飞速发展的步伐,才不至于被时代的列车碾压。
如果你不能快速适应环境,快速掌控资源,快速拿到业绩,获得公司认可,就有随时被抛弃的风险。因此,自我施压、加速成长,竟逐渐成为产品工作者的基本素养;而成长的结果,就是职位晋升。
我真是不知道是该感到欣慰还是悲凉。
退一步讲,如果说产品经理不能干太长,那要算上后边的高级职位呢?是否产品工作就能持续干下去,直到退休?
答案依然是否定的。
我们从三个层面来分析这个问题。
首先,还是上边那个问题,你是持续服务一家公司,还是不断跳来跳去?前者,这个公司必然是大厂——因为小公司就算逃过18个月的生存魔咒,大概率也不会存活超过3年,而生存5年以上甚至超过10年的公司,要么已经成为大厂,要么正走在成为大厂的路上。
那么问题来了,你怎样保证自己的位置稳固?你有怎样的依仗?
如果思考过后信心十足,那么恭喜你,你已经是金字塔尖上的那一小撮人——也不再是我们的兄弟。对绝大多数产品工作者而言,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梦想。
如果你有那么一丢丢的不确定,那么你也要和普通人一样,去面对那些多多少少的风险:
35岁。
站队。
KPI。
末尾淘汰。
熬不住。
老白兔。
降本增效。
你不是我的兄弟
……
后者,你甚至都用不着考虑那么多,直接面对HR的疼爱吧:
“您的简历我们看过了,最近这段时间您跳得很频繁,稳定性……
“对不起,您提出的薪酬我们给不到。
“您曾经的职位很高,为什么要离开而选择我们公司呢?
“我们的团队都比较年轻,您的年龄有些偏大……
“对不起,我们认为您的经验不符合我们公司的要求。”
……
相信我,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人,和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,听到同样的话,感受是会不同的。
所以,无论你是偏安一隅,还是不断抗争,都很难以高龄之躯和后起之秀正面硬刚。无论是旺盛的精力,还是不屈的意志,都已经不再属于你,而属于他们。
此刻,优势在他,不在你。
其次,我们假设你的人品极好,运气也爆棚,从未遇到哪些烦恼事,那么你要期盼的事情就更多了:市场稳定,资源充足,监管不严,政策风口……
分享我自己的两段经历。
一个是很久以前,我刚来北京时,入职的第一家公司,做网文阅读类产品,职位是高级产品经理。
老板精明强干又不失人情味,上级品德端正技术精湛,同事简单纯粹相处和谐,虽然偶尔发生一些小故事,却几乎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好的团队之一。
然而美好仅仅持续了不到两年就被打破。
当时阅读行业突发剧变,几家头部公司先后合并,作为第二梯队排前列的我们必须站队,最终公司巨头之一收购。
消息都在中层领导间秘密流传,底层员工该忙什么还忙什么,甚至工作节奏都缓了下来,但Leader们都在找退路。老板套现离场,功成身退,成为一名投资人。运营总监和运维主管偷偷做了自己的产品,后来有传言说政策擦边被约喝咖啡,不了了之。总编跳槽到另一家头部公司,三个总编一个去做自己的独立工作室,一个回老家不知所终,还有一个坚持到最后,跟随团队去了大厂。我自己苟了半天,最后还是按捺不住躁动的心,机缘巧合,竟被一个粉丝拉到了360。我的上级,那位温柔儒雅的老大哥,接替老板成为公司新的CEO,却还是没坚持到最后,在我离开的半年后重整旗鼓开始了自己的创业。
临走时,散伙饭我们吃了一次又一次,眼见着不断有人离职,留下的人,有的憧憬着大厂的美好未来,有的在沉默中彷徨忐忑。我没坚持到最后,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里。
另一个,是我最后服务的东家,某知名车企旗下的智能座舱团队。这个团队里,我所有的同事,无一不是行业内的资深专家。这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。要知道,在此之前我的岗位就已经是高级产品专家,比产品总监还要高两个级别,甚至小团队的CEO兼产品负责人都做了不止一个,但在这里,我决定回到一线,从零做起,认真学习,从互联网产品工作者转换为车联网产品工作者。期间发生了各种有趣的故事,在后边的文章里会和大家好好分享,在此就不多说了,在这里要提到的是,即使再不舍,我还是最终离开了这个优秀的团队。
为什么呢,各种方面的原因。比如,父亲身患疾病都是母亲照顾,疫情期间管控封城,我没法回家,根本不能及时应对可能存在的突然状况。父亲曾多次走失,以及身体僵硬摔倒,那段时间还发生过因为神志不清割伤了手臂的事,这让我在外地实在没法踏踏实实待下去。除此之外,爱人身体不好,孩子的学习没人辅导,都是问题。工作方面,高层发生一些人事变化,项目外部资源始终不到位,涉及到多地多部门多车型协同的问题,deadline一延再延,沟通成本极高。不时有部门裁撤、更换办公场地等小道消息,完全不受影响那是不可能的,思来想去,只能忍痛放弃。
以上这么多都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,我想说的是,很多时候,人很难完全把握自己的命运。都说人定胜天,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人在禅定的状态中才能到达天人合一的状态,而不是说人一定能战胜命运。很多外部变化都超过了我们的能力范围,只能接受,不能左右。只能顺势而为,不能逆天而行。
所以,很多时候,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不是你想怎样,而是你不得不怎样。
最后,假定上述一切都不存在,那能不能以产品工作者的身份完美谢幕呢?
还是不能。
因为,退休这个概念,一开始就来自于体制内,只有在事业单位或国企才有完整的退休流程,才能够在内部就顺畅的办理,不被刁难。
绝大多数的产品工作者都服务于私企,入职国企的极少。就算有,能坚持到退休也很不容易,这个懂得都懂,不多说了。而在私企中从来都没有“退休”这个概念,只有“裁员”、“辞退”和“离职”。谁层听说过哪个企业给一个离职员工什么保障?不存在的,都是按当地社保政策走。
就算企业愿意也不可能,公信力这关就卡住了——公司说没就没,怎么兑现承诺?
何况它们是绝对不可能做这种事的。
为什么?它们可是资本家啊!
以上,便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。
每个年轻人在刚参加工作时候都有一份热情和冲动,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想象。
我不希望扼杀任何人心中的美好和希望,只是把自认为的真实剖开摆在你面前。
当然,那未必就是真实。
但脚踏实地、从实践出发发觉真实,没有错。你要自己去看穿迷雾,找到你认为的答案。
我们是产品工作者,但首先是一名劳动者。
劳动,是生存的需要,劳动,是一切的核心。劳动,贯穿了整个生命过程。
我们没有必要把产品经理这个概念神化、符号化,那是资本赋予的假象。
互联网行业依然在以其特有的节奏稳步发展,远未终结,我这个年纪的人虽然大多渐行渐远,却一定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投入进来,不断推动它的自我迭代。
希望它能够成为未来的终身职业,也希望从业者能体面谢幕的那一天早日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