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年技术转产品:我承认我小看了产品经理

PMTalk产品经理社区 2024-06-11 15:32:28

正文共:1907 字 3 图 预计阅读时间:2 分钟

1.做产品,其实是一个高纬度的事

@西湖渔歌 有一篇采访程序员的文章,这是一个做了8年技术的开发,转型产品经理后,谈了谈自己的感受。

两个字:暴击。

“以前做技术的时候,看产品经理们做的设计一堆毛病。觉得产品功能设计很简单,就是造个房子,能住人就行,无非好看难看而已。”

其实不是这么回事。

“这是一件很专业的事,一不小心造出来的房子,业主连小区大门都找不到。”

技术转产品

“从技术转产品,不是简单换了一个工作内容。”

“整个人都要脱胎换骨。”

2.技术转产品,你得“升维”

这里不是小看工程思维。

有人说地球上最聪明的那些家伙,用的就是工程思维(比如马斯克)。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方向不对,务实反而起反作用。

一个技术人员必须提升格局,才能跨域技术和产品之间的鸿沟,成为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。

做一个震动的铃铛,工程思维和产品思维会有什么不同?

用原型设计工具做的震动铃铛

(用原型设计工具做的震动铃铛)

产品思维

显然,产品考虑的更多是 “铃铛震动后” 会发生的事。

产品思维,就是高度依赖大数据经验,和想象力,同理心,以用户为核心向更高的维度不断发散,发散,发散……

发散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知识体系 ↓

原来大家想的不是一回事:

开发想的是,如何用最小化可行性原则(MVP)来完成任务。

产品想的却是,如何整合五个维度(战略存在层,能力圈层,资源结构层,角色框架层,感知层),正确定义需求,链接多方资源来实现?

3.产品经理,是名副其实的超级个体

5年前,就有人说产品经理这个职业,会在5年内被淘汰。这么多年过去了……真正好的产品经理永远稀缺。再大的唱衰之声也盖不住一个事实:产品经理是名副其实的超级个体,是在不久的未来,有着核心竞争力的一群人

但正如罗振宇在《超级个体》中提到的:

“最有能耐的人不是他有多大本事,而是他能链接多大的资源,促成多少项目的搭建和完成。”

最终还是离不开合作,和链接。

成为合格的产品人,你需要:

·站得高

站得高不是为了被仰望,而是为产品定位准确,为用户中的“大多数”做产品。

确实有很多产品经理是很水的。

不怪他们。

成为好的产品经理确实很难,要学的东西太多,许多产品经理都很年轻,还没有经历过自己的奥德赛时期,对用户,人,世界的看法是是缥缈的,是理想化和精英化而非大众化的。

捕捉大众预期,需要一次次的碰撞挫折,绝非一蹴而就。

·多个纬度自由切换

为了与不同纬度的人交流,要有同理心,要手里有很多牌,要承受不被理解的痛苦,更要化痛苦为力量,争取到各方人员的支持配合。

尤其是面对开发,一个发散的大脑在重视结构,强调规则的,要求一切变得可控的工程思维面前,的确显得不可理喻。

这是开发和产品之间,“话不投机半句多”的原因。

“产品经理整天在想啥,我能扒开他的脑子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吗?”

也不是不可以。

4.世界,有容乃大

一个需求的提出,背后有错综复杂的机制。这些机制,是显性的,看得见的,只是难以用语言准确还原,相信产品人深有体会。

虽然一个好的产品经理,能清晰地说出他想要的世界是什么样的。但正如《失控玩家》里讲的:千言万语,不如一副眼镜,只要戴上,别人就能立马看清你的世界。

我们就是这样一副眼镜。设计 - 产品 - 研发,三个世界,压缩到同一平面。让开发充分理解你的决定。通过标注,放大那些被忽略的事实。让世界看清你设计背后的逻辑,帮你准确判断开发成本,做一个精益产品人。

5.“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决策机制买单”

现实中,大部分产品经理只是一个需求满足者,权限不够,更没有机会接触战略层,只是一个执行者和工具人。

我们一直在做的,就是成为产品经理手中的一张有力的牌。为一个好产品背后看不见摸不着的决策机制买单。

为你那些权衡利弊,肝脑涂地的日夜,和链接多方的软实力买单。为你每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买单。让产品思维的好处真正惠及每一个用户。

就像小编听过的一句话:“产品经理的上帝,必须是自己。”

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“PMTalk产品经理社区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墨思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Notice: The above content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ublished by the user, and this platform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