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本篇中,介绍一种易于使用、理解和实施,看起来有一定说服力的优先级决策技术:记分卡。
1、记分卡是什么样的
记分卡是什么样的呢?大家看下图:
很简单的一张表格。
1)第二行:要评估的功能所要面对的评估标准;
2)第三行:每个标准在产品中被赋予的权重值;
3)第四行开始:从左到右,依次为要评估的功能名称,这个功能在某个标准下的得分,总分分值,优先级排序。
2、如何使用记分卡
这种技术的使用,大致可以分为四步:
第一步:用户认可的明确的产品战略
在正式使用这个技术之前,作为产品经理,你首先要确保你的产品战略是明确的,且符合用户的期望,并已经基于战略和假设构想了一系列的功能。
第二步:与利益相关者就评估标准和权重达成一致
你可以先提出一系列的标准和相应的权重,然后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探讨并进行微调,直到最终确定可使用的标准和权重,因为如果你在探讨开始时准备的是一张白纸,那么整个过程将耗时更长,也就是说,在这一步中,你是在要求他们来推动,而不是你来领导进程。
比方说,最终确定的评估标准和权重如下:
第三步:确定与这些标准最相关的功能
在这一步中,要严格基于标准来确定要评估的功能,因为如果将记分卡标准应用于备选的每个可能的功能,那么就有可能失去重点,无法实现战略目标。
因此,一定要将适合标准的功能集中在一起,然后只对这些功能应用到这个技术上。
比方说,最终确定的符合标准的功能如下:
第四步:为每个功能打分
通过“∑ 权重*分值”计算出每个功能的分值,比方说对于“月度报告”这个功能,它在“客户参与”这个评估标准下的得分就是:20%*40=8。
在为每个功能打分的时候,可以采用1-100分,值越大意味着该功能对该标准的影响也更大。
3、记分卡的变形:主题筛选
如果你不想采用记分的方法,还想再简单一些,那么,你可以考虑采用记分卡技术的一种变形技术:主题筛选。
这种技术的形式如下:
几乎和记分卡的形式相同,就是去掉了“权重”和“赋分”,它采用的是“+”、“0”、“-”的打分形式。
这又是什么意思呢?步骤和记分卡差不多,简单讲一下:
第一步:确定要评估的功能(这里指主题)的标准;
第二步:为每个标准选择一个“基准功能/主题”,它是指有可能但不能保证在下一个版本中被选用的功能/主题;
第三步:通过和“基准功能/主题”进行比较,为每个功能/主题打分,打分规则如下:
如果影响比基准大,则打 "+"分;
如果影响不大,则打 "0 "分;
如果影响较小,则打"-"分。
第四步:针对每个功能/主题和评分标准,计算其净得分,并根据该值对特征进行排序。
记分方式:正负抵消,0不记分,只计算+的数量,比方说,功能1的打分情况是“+、-、0、+、+”,那么,它的最终得分就是2分,因为最终有两个“+”。
4、记分卡技术的应用范围
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,无论是原版记分卡技术,还是变形的主题筛选技术,它们更多的应用场景是在“功能/特征”这个级别上,并且更适用于短期内功能和特征的优先级评估上,几乎无法应用到更高层级和更长远目标的优先级评估上。
5、记分卡技术的不足
这种技术虽然简单,但是我个人认为它的局限性要远远大于它的优势,局限性主要有三:
1)标准是否正确?
也就是说,制定的评分标准是否真正符合产品战略目标?
2)权重和分数是否客观?
也就是说,权重和分数在实际操作中是否会被强势言论所左右?
3)极易造成产品的支离破碎
也就是说,这种技术是基于标准来确定要评估的功能的,言外之意就是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评估标准,这就很容易让我们割裂的看待产品,最终极易脱离产品独特的价值主张。
6、如何弥补记分卡的不足
记分卡技术从本质上看,其实也可以归为“头脑风暴”一类的群策群力的形式,也就是说,如果要更为客观和全面的使用这个技术并产生较好的结果,那么,肯定不能靠产品经理一个人来操作。
它一定是需要组织内的各个业务部门的同时来共同完成的,比方说,涉及到“运营效率”的功能评估,那么,就肯定需要运营部门的同事来参与,同时还可以通过他们的智慧来完善记分卡的标准和功能。